2218班肖雄杰
七月末的济南全然没有仲夏时节灼人的热浪,七十二泉喷涌不息,万物生机勃发,用无限的活力滋润着这座泉城的一切生命:一池碧荷红莲,一树绿叶翠枝,都浸润在细细无声的湖风与新鲜爽朗的空气之中,仿佛给济南染上一种清雅的色彩,令人陶醉其中,仿佛踏入一幅亭台楼阁间错点缀的山水书画。
站在历史的沟壑前眺望,就是这样一座如史诗一首、美乐一章的文韵古城,诞生了辛弃疾、李清照这样的诗词巨匠、文学大师,并毫不吝啬地用它生生不息、脉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孕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济南人。而如今,它这份遒劲的力量也会膏泽全天下数不胜数的才子。
是的,在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在这样一个浪漫的季节,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隆重举行。和至此参赛的莘莘学子一样,我也怀着那份敬畏与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天下泉城——济南。
在这短暂的几日内,济南文化早已深入我心,我也深刻感悟到济南人心中的那份文化自信,并感动于他们好客的热情。这趟比赛的经历,给我带来的不只是一份获奖证书,更重要的是那份对文化的追求、对文学的敬仰。
君当见,趵突名泉毅力未止,气魄不减,一方净水过山绕河来到“天下第一泉”的石碑面前,伴着它的兄弟姊妹一起融入“趵突腾空”的名景之中;君当见,大明湖畔仙气氤氲,绿叶葱茏,湖心岛上的古迹亭台屹立不倒,象征着泉城济南坚强雄伟,在中原腹地闪闪发光;君当见,辛李二安各自的纪念馆中文人足迹流传至今,诗词歌赋名扬万里,代表着济南文化星光熠熠,指引着后代文人的崛起;君当见,老舍纪念堂风景散文尚存,记录着这里独一无二的美丽清雅,冬天银装素裹而明媚灿烂,秋天丰硕充实而可爱迷人。
济南因它独一无二的风景名胜与独一无二的人文古迹闻名遐迩,而创新作文大赛的举办则是锦上添花,但同样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次总决赛的试题推陈出新,在同一材料的情况下根据不同角度采用了AB试题的形式,更好彰显了广大参赛学生创新写作的能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
两份试题都要求命题写作,题目分别是《对话》和《语言与未来》。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关于AI如何发展以及AI与语言文字的联系等诸多话题,许多人产生了不同意见,人们开始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作为新时代高中生,我们应该参与到对人类技术发展问题的讨论之中,甚至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完善究竟是否足以威胁到语言文字的存在与应用呢,人类是否会过度依赖于人工智能而逐渐失去了语言能力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久前恰好看到了北京大学官方发布的视频《一块石头》,现有的文化知识掌握在人类手中,而它正是落入AI这汪湖水的一块石头。由此观之,AI实际起来的是一种传播与发展的作用。语言文化的深层内涵不是僵硬的机器可以掌握的,尽管人工智能可以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但人类思想的深度是它们无法企及的,只有懂得这种哲思,才可能领悟语言的奥秘。只要一代又一代人笃定文化自信,将文字之美传承发展,那么AI始终不可能取代人类,语言发展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现在,人类也许陷入了人工智能发展正确与否的矛盾之中,但是我们依然坚信“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无论是AI发展,还是人类未来,趋势不可逆转,但历史不会退步,我们可以回头看,但不会走回头路。我想,这正是创新作文大赛给予我的思考。
在这座大美泉城,我领略到了它清雅的风采,同时也在创新作文大赛写下了自己的文字,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收获固然不能以此定义。期待有朝一日,我与济南再会;期待有朝一日,我与创新作文大赛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