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在知行合一中夯实教育强国之基”振兴县域教育论坛(2023)在桃源一中举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翁波,常德市副市长、桃源县县委书记黄伟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李春林,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徐功明,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保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作主题报告。我校党委书记刘宏清,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辉率全体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全程参与,并围绕我国振兴县域教育的创新发展理念与经验进行深入研讨,助力县域教育振兴。
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主办,桃源县委县政府承办。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教育专家、教育一线工作者聚焦当前振兴县域教育经验、问题和对策进行集中深入研讨,挖掘典型与经验,探讨路径与方案。
黄伟雄
湖南省常德市副市长、桃源县县委书记黄伟雄在致辞中表示,桃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域副中心,现代新桃源”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书香桃源”为主题的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工程,以再创辉煌的豪迈和勇立潮头的气概,坚持以最新的理念引领教育、最好的地块兴办教育、最美的规划建设教育、最优的政策活跃教育、最专的队伍管理教育、最佳的生态涵养教育,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努力打造现代教育强县,让桃源教育焕发更大魅力。
翁 波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翁波在致辞中指出,要振兴县域教育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发扬光荣传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关键环节上敢作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振兴县域教育,主战场永远在县域,主力军永远是奋战在县域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稳定和补充县域校长和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县域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水平,这才是振兴县域教育的根本之策、长久之策。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推动各地教育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形成有效合力,切实推动县域教育振兴和跨越式发展。
李春林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李春林在致辞中强调,振兴县域教育,既要在继承县域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守正,也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促进县域教育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形成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生动局面。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光礼以《县域教育振兴的战略思考》为题,谈论了县域教育振兴的机遇、挑战和实现路径。他指出,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改革为振兴县域教育提供了机遇,然而乡村学校生源数量的萎缩、乡村的“空心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等现状却是振兴县域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他从四个方面提出县域教育振兴的实现路径:坚持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结构;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桃源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辉参加圆桌论坛二
《教育家》实验基地授牌仪式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授牌仪式
在以“县域教育经验、问题及对策”“振兴县域教育的知与行”为主题的三场圆桌论坛中,各地市教育局局长、县域高中校长围绕如何提高县域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县域如何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如何在县域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县域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辉在圆桌论坛二上介绍了桃源一中基本情况、分享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就办学过程中遇到的生源、教师等方面的问题与众专家交流对策。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综合处副处长张帅、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积成,以及我县领导杜登全、江志晖、陈会龙、江娟娟、汤赛男、王开美出席活动。
图片:光明社 桃源融媒
文字:光明社 胡慧红 桃源融媒 李 明 、张铭齐、彭伟桐 桃源一中 林伟平
一审:龚丽伟
二审:郭卫平
三审:刘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