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有好树,大凉有学子,愿尽我热忱,成此栋梁志!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考察时,为脱贫攻坚开出的良方中指出:扶贫先扶智,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绝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9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四川凉山调研时强调:要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银龄讲学计划等,帮助贫困地区填补教师缺口。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加强对凉山州教育扶贫力度,8月底,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下,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项目学校的首批325位教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及14家名校长培养基地选派的15位挂职干部抵达凉山,正式拉开了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的序幕。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培训基地“燕立国校长工作室”积极承担帮扶支教任务,选派刘鹏、陈德玮、张玉美三位老师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这三位老师均来自创造了高考7个单科优秀的2019年桃源县一中高三语文教学团队。刘鹏老师还是学校中层骨干。
8月30日,在桃源县一中校长燕立国,副校长陈淑平,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钟明富,教务科副科长黄继华的殷切叮嘱下,刘鹏、陈德玮、张玉美三位老师奔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启支教之旅。
燕立国校长、钟明富主任为三位老师送行
9月1日,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在西昌举行。当天晚上人大附中总校培训基地,举行了分组讨论,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内副校长杜祥带来了基地主持人刘彭芝校长的问候,详细介绍了凉山支教行动的背景情况以及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基地的情况,并安排了支教的相关事宜。刘彭芝校长为支教教师赠送了《人生为一大事来》、《三乐集》等书籍,供老师们学习。冕宁县教体局喻华副局长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刘鹏当选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基地支教老师集体班长,陈德玮老师当选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德玮老师还在交讨论会上发言,介绍了桃源一中的办学成绩,以及自己为了情怀,克服困难前往大凉山的经历。
凉山州举行了隆重的教育帮扶动员会
9月2日上午,在结束了所有会议及各项培训后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基地支教教师在会场合影,并确立了“不辱使命争荣光绽放生命建奇功”的支教口号。下午我校三位老师随团前往工作地冕宁县,冕宁县是革命老区,刘伯承元帅和彝族头领小叶丹彝海结盟地,9 月 2 日下午 1 点,3名支教教师带着满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奔赴冕宁,黄伟司长、黄贵珍处长等领导亲自送行,问候教师们。支教队伍来到冕宁后,第一站先到了“红色冕宁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念馆中支教教师们学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浓浓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老师们支教的热情,参观后,全体老师们在纪念馆红军雕像前合影留念,支教教师临时党支部组织了宣誓仪式,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9月2日下午3点,冕宁组织了教育部帮扶冕宁支教教师见面会。州委常委、县委书记刘俊文,副县长伍果,县政协副主席陈毅盛及县教体科局领导班子、相关股室负责人和 6 所帮扶学校的校长参加会议。会上,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长黄桂珍做了重要的讲话。她重点介绍了教育部帮扶凉山教育的初衷和要达到的目的,她指出教育部举全国之力帮扶凉山教育,首批 325 名支教教师中 25 名来到冕宁,并且帮扶老师背后的强大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团队还将分期分批来到冕宁,帮扶冕宁,支持冕宁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希望冕宁善待帮扶的支教教师,与他们多交流沟通,与他们的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办好让冕宁人民满意的教育。州委常委、县委书记刘俊文表示冕宁将全力以赴支持帮扶工作,为帮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他还要求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支教教师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帮扶的老师专家安心在冕宁工作,真正让帮扶工作落地落实,见真成效。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基地杜祥同志,介绍了基地主持人刘彭芝校长的教育情怀,介绍了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基地的总体情况及特色,并对支教冕宁的 10 个名校长工作室及支教教师团队做了深入的介绍,同时,对每位教师的支教安排与6 所学校校长进行了交流、沟通,希望给各位支教教师适当的职务安排,以期最大化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对领航班名校长如何进一步支持冕宁教育发展做了详细的说明。
冕宁组织教育部帮扶冕宁支教教师见面会
9月2日7点,我校三名教师到达冕宁中学,入住冕宁县人才公寓,人才公寓设施设备齐全。10点,冕宁县委书记刘俊文同志,教育部教师司黄贵珍处长、人大联合总校基地杜祥副校长,冕宁县教体局局长许俊洪同志等一行 10 人视察了冕宁中学对我校教师生活安排情况。
9月3日起,支教活动全面展开,三位老师立取投入工作,深入一线开展各项调研。9月6日,在与冕宁中学全体老师的见面会上,三位老师被任命为副校长,迅速投入到新工作中。
在此,附上三位老师在见面会上的发言。希望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燕校长嘱托成为这次“支教活动的标杆”。
刘鹏老师在教育部帮扶冕宁中学支教教师见面会上的发言:
融入冕中 服务冕中
尊敬的史校长、学校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们是教育部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四位老师,非常荣幸能够融入咱们冕中这个充满光辉办学历史和美好办学前景的教育团队,向在座的每一位同仁致敬。来到冕中第一天我就被亲民且亲力亲为的史校长所感动,被认真备课批改作业上自习到11点多的老师所感染,为食堂就餐秩序井然的同学而感叹,冕中的师生是优秀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次支教活动的一个大的背景:习总书记视察凉山后指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大凉山扶贫攻坚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必须跟上。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迅速启动大凉山教育帮扶计划。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培养基地积极响应,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真挚的教育情怀对待凉山州教育帮扶工作,要把优质教育的火种播撒给凉山大地,用实际行动给贫困山区孩子送去温暖和关爱。
这是一个大的背景,然后我再向各位老师说明一下我们的个人的想法。
选择来凉山来冕宁,我们不是来镀金获取政治资本,更不是度假来过闲散生活,我们几个人都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真正的融入我们冕中的教学团队,服务我们冕中的教学团队,向大家学习,同时也交流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粗浅经验,促进冕宁教育稳步发展。为督促自己干出实实在在的教学成绩,我们准备每周找准一个问题,每周改善一向工作。来校第一周,我们几个人对学校的教学教研、德育活动、宣传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座谈、巡查的方式,收集了初步的资料,也有了初步的规划。
根据分工,学校安排我联系办公室、政教处、团委,接下来我想谈谈在咱们学校宣传、德育、团委方面需要大家支持的一些工作初步设想。
宣传方面搭建机构明责任。我们首先要打造一支包括师生在内的一个覆盖学校各个科室和年级的宣传团队,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德育活动和先进典型,让学校网站的新闻更加丰富,更新更加及时,同时开通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让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加宽。
德育方面打造亮点促提升。首先从跑操开始整顿,让我们冕中的跑操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名片,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找准方向,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冕中的办学成绩一定成为凉山州甚至是四川的领跑者。那么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力争上游,无论是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还是对外展示的窗口,跑操是最能呈现我们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今天上午我和政教处和体育组的负责人开了一个上午的会议,已经拿出了整顿跑操的工作计划,下周将开始逐步的实施,这里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积极配合,只要我们一条心,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工作做不好。整顿好跑操,我们再强化对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
团委工作打造团队展风貌。在现有班级干部队伍的基础上,选拔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爱学习、特别懂礼貌、特别负责任的学生干部队伍,全面参与我们的学校常规管理中涉及到学生的工作。每周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培训和管理,使他们成为冕中学生积极向上、尽职履责的优秀代表。
通过以上初步安排,我相信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能出成绩、见实效、促发展!老师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不要错过历史机遇,不要辜负国家重托和冕宁父老期待,一起塑造新时期的冕中精神,让冕中成为凉山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老师们,教育扶贫上线就是冲锋,开局就是决战,来到凉山,是我们几个人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时代大舞台实现人生价值和教育理想;来到凉山,也是我们和大家生命的相遇,让我们相互激发,拓展生命的状态,给需要弥补的人予以弥补,传递温情;给需要示范的人予以示范,激励心灵,用生命的热爱温暖学生的心田,以博大的仁爱去善待每一孩子,让理想之花绽放绚烂的色彩。
陈德玮老师在教育部帮扶冕宁中学支教教师见面会上的发言:
平凡的路虔诚的心
尊敬的史校长,喻局长,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讲话的题目是《平凡的路虔诚的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这是大家熟悉的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我们是武陵人,来自美丽的桃花源,这次响应总书记号召,参加国家级的教育扶贫活动,第一次感受到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联系得如此紧密,心中充满激动和自豪。奔赴美丽凉山州前,我回老家向父母辞行,84岁的老父亲送四个“一”祝福和要求:“一心支教踏征程,一路顺风到冕宁,一年挚爱传‘诚勤’,一定载誉返桃城!”安顿好后,我给父母妻子打电话:我到家了。为什么有到家的感觉呢?首先是领导的关怀,从教育部领导黄伟副司长,黄桂珍秘书长,到州委常委、冕宁县委刘俊文书记,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内副校长杜祥,再到人格魅力无限的史校长,儒雅的喻局长。各级领导,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其次是生活上的相似。我们桃源话独立于湘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和四川话属于同一语系。大家说家乡话我们都能听懂。吃的方面,麻、辣也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入住人才公寓,房间宽敞明亮,设备一应俱全,我们入住当天,史校长给我们拧行李,还亲自教我们热水的使用方法,像兄长一样,这一切怎么不叫人感觉有家的温暖。
我们这次以教育部全国领航校长培训工程,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基地燕立国名校长所在的桃源县一中骨干教师身份来到冕宁中学工作。这是缘分,桃源一中和冕宁中学一样都是县城中学,也是省级示范高中。我们的校长燕立国和史校长一样是有家国情怀的教育专家。燕校长是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省优秀教师,兼任湖南师大教育管理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名校长”巡讲专家,2018年加入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桃源县一中由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先生倡导创办于1907年,110多年来桃源一中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1998年全省理科状元李伟,1999年全省文科状元何洁,2002年全省理科状元赵翔均来自我校。多年来,我们都能实现985双一流大学的全覆盖,2018年高考,桃源一中1395人参加,600分以上503人;一本上线1130人,一本比率81%;飞行员录取5人,南部战区第一;单科优秀学生人数居全省第三,其中语文学科5人,列全省第一;北大、清华上线17人,录取13人,在全省县级高中领先!2019年,一本录取率更是达到86%,二本录取率达97%,清华北大录取6人。飞行员录取7人,南部战区第一。单科优秀人数全省第四,语文单科优秀人数全省共53人,桃源一中7人,其中两人前10名,我们来冕宁中学工作的三位老师均为2019届高三语文老师。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事迹,被《光明日报》拍摄成视频,全网点击量突破4亿人次,2018年12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基层行学校篇》全面报道我校,时间长达3分12秒。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5月6日,湖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学习推广桃源一中办学经验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定(湘教发〔2019〕13号)》文件。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发文号召向一所高中学校学习,在湖南省,可能在全国也算首例。
如果不是这次来到凉山州,来到冕宁,这块神奇的土地,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只会是诸葛亮“五月渡泸”、杨生庵“夜宿泸山”、刘伯承小叶丹“彝海结盟”这样的传奇故事。越是传奇,越是神秘,越是勾起了我的向往。我决心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看你,最平凡的路,我怀着最虔诚的心出发。雄伟的大山,空寂的野林,潮湿的盐雾,构成了一副亟待唤醒的梦境。而这个教育梦,需要一双双粗犷有力的大手,去敲开沉寂的山林大门。在网上,我了解到了冕宁中学过去的辉煌,初来冕宁中学,我见证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强有力支持;见证了史校长和教育局领导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亲和力;见证了冕宁中学老师的低调踏实;见证了学生们勤奋努力。这一切必将迸发出无限可能的力量。这次经学校推荐,教育主管部门任命我为冕宁中学副校长,联系高三。我倍感责任重大,我怀着感恩的心在这里表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 一、讲政治、重团结、顾大局。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三、认真履职、真抓实干、务求高效。四、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我相信我们一起努力,冕宁中学的明天会更辉煌!冕宁教育的明天会更辉煌!凉山州教育的明天会更辉煌!我想用我的一首小诗结束我的讲话:高山有好树,大凉有学子,愿尽我热忱,成此栋梁志!谢谢大家!!
张玉美老师在教育部帮扶冕宁中学支教教师见面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史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这一次,我能参与支教;此刻,我能坐在这儿与大家聊聊,主要是因为我背后的燕立国校长及他领导的桃源一中这个优秀团队。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的学校。
首先说说我们的燕校长。
他是一位有情怀,有理想,有理念,任劳任怨的校长。
从他的嘴里,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家国情怀、立德树人、“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不是掘墓人”“我希望通过办好教育来改变我们当地的民风”等。
近几年来,学校的各项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燕校长提出“北衡水,南桃一”(高考成绩不如衡水,但从央视、《人民日报》的正面报道来看,影响力胜出。)“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目标。作为县中,我们的优质生源有流失。今年,因学考不够优秀,他又提出“誓与一中共存亡”的口号,来激励每一位一中人。
在教育教学中,他提出“生本课堂”“情感教育”的理念。老师上课,要求做到四个权力的下放,即动手权、思维权、表达权、总结权。严禁老师一言堂。我们上届高三管年级的科长也因没完全落实这一理念而受到批评。对于那些成绩、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们不称“后进生”,而称为“后劲生”。对这些学生,他要求我们做到“四个优先”-----座位优先、谈话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经常说:我们赶走一个最后一名,还会产生一个新的最后一名。
其次说说我们的班主任团队。
他们是我们学校最可爱的人。他们立足常规,坚持创新,展示个性,力争上游。
网上说:“九九六”的工作模式很辛苦,可我们的班主任是“六、十一、七”。他们早上要比学生早到集合地点,他们白天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还得巡堂,有的干脆就整天坐在教室后面的工具室,累了就在躺椅上或简易小床上休息会儿。晚上得等学生睡下后才回家。有时半夜还得去网吧寻人,还得送生病学生去医院。
除了这些日常工作,班主任每周一次例会,每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每次考试后,成绩超出学校规定范围,还得接受批评及领导不定时的督导。
但就是在这种高强度、大压力、低报酬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尽职尽责,不甘人后。
然后说说我们的学科团队。
这是一个个团结协作而又充满竞争的团队。
我们始终坚持集体备课。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懂得挖掘每个人才能的团队注定要比单枪匹马的斗士更容易获得成功。
我们集体备课的流程如下:教案初备-----集体交流------教案完善------二次备课-----上课使用。每次集体备课有专人记录,填写集体备课登记卡。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主备人、备课内容、讨论的问题、集体的意见等项目。
考试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落实与否的一种较好方式。每次除了组考、监考任务,老师还有一个特殊任务-----把每个题的问题写成要点发到工作群里,以便讲解试卷时有的放矢。如本次高三月考语文卷第9题,阅卷老师写到:①多数学生未弄清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导致严重失分;②规范答题上存在严重问题;③小说的阅读鉴赏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多数学生能从人物、主题角度思考,回答较准确,但情节上的作用答对的较少;④少数学生未分点。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也不容忽视。我们语文组的大师郭福炎老师,为我们语文组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做出来很大贡献。从为人方面讲,他儒雅、大度、睿智、通透;从学术上讲,精深、与时俱进。因此,高三下来的老师说:高三确实累,但如果让我再干一个月,我也还是愿意的。
因此,全校正号召向语文组学习。
最后说说我们的青年教师。
学校良好的环境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基础,他们自身的热情、斗志让他们快速成熟,能独当一面。
从学校层面说,我们有“青蓝工程”,在“结对子”的基础上给他们“压担子”,促其全面快速成长。除此之外,我校每年4月份举行青年教师解题能力竞赛,督促青年教师精心研究高考真题,眼中有高考,心中有专题,抬手能做题,张嘴能讲题,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解,怎么答,高考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个能力如何养成,如何提升。
从个人层面讲,他们精神饱满,各展奇招。
组内一女老师生娃才5个月,接到高三集合的通知,稍有犹豫,还是带着孩子,带着母亲住进学校一间小小的宿舍内,每天奔食堂。
记得高二时,在因我的腿受伤而给我代课期间,她自己总结课本要点,自己出资,给我班每位学生打印厚厚的一本资料,与她自己的班没有一点差别。今年假期,她已经将她的资料全都结集成书。
关键的是,她的这种拼劲儿也逼着我们更勤勉务实地去工作。
以上四点是桃源一中取胜的法宝。当然,在接下来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不会照搬桃一中经验,得立足于冕宁中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衷心希望我们冕宁中学能尽快提升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声誉,让我们冕中“牛”起来,让我们冕中的老师走到绵阳,走到成都,走出四川也能自豪地说:我是冕宁中学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