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探究 > 正文
冯桂辉:单亲中学生心态调查分析及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与培养
日期:2013-05-17 来源:李郁芬 关注:194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在文明与进步,人们的一些观念不断变化与更新,封闭、守旧的思想早已荡然无存。当今这个时代,是知识爆炸、情感突变、家庭动荡的时代,情感、婚姻易结易破,必然危及家庭的稳定。目前,家庭变迁异常频繁,家庭变异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就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离婚现象呈上升趋势,大约有1500万左右的学生生活在无父或无母的家庭之中,接受来自一方的情感与教育。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中学生是极其不幸的,生活的孤独,教育的残缺,情感的不完善,促使他们成为学校中的特殊群体。不仅如此,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情绪的波动,管理与教育的不到位,造成了他们身心发展不平衡。其一言一行与众不同,性格、习惯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异,长期积累,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单亲学生内心极其痛苦与矛盾,他们渴望表现好,学习进步,成绩优异,得到老师的关心,家长的关爱,同学的帮助,但他们单凭自己无能为力,不能如愿以偿。根据课题组调查,在单亲中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单亲学生约占单亲学生总人数的75%左右。

 

        专家指出,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面对单亲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家庭、学校及社会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应予以关注,并应该及时纠正,帮助其克服与消除,否则就会葬送他们的美好前程,这对家庭、社会及整个国家都是极为不利的。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正日益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科技与经济实力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上能否处于有利地位的决定因素。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才,人才必须是生理、心理、心灵都健康,知识丰富,各种能力与素质高。这样的人才则靠教育,教师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面临国际国内的形势,学校必须要关心每个学生,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单亲学生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得到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耐心教育,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在他的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多给一份关怀和鼓励,多给他们发展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扫清障碍,否则,他们就会成为一群掉队的大雁,失去方向。

 

         当前,离婚现象日趋突出,学校单亲学生队伍不断膨胀,已成为一个突出而又特殊的群体。由于单亲学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之中,造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心理,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他们心理问题突出,个性怪癖,言行偏激,思维反常,行为无所节制,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给班级管理、学校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单亲学生违纪犯罪现象日益明显突出,而且呈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而,教育与转化单亲学生已迫在眉睫。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教育工作者,在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深感不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有义务和责任去竭尽全力地帮助这些不幸的单亲学生,解除他们的痛苦,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选择了此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申报获得立项。

 

        二、研究的依据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接着,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来,教育部又印发了进一步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德、智、体三方面,而且健康的心理和心灵也是不可缺少的。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竞争激烈,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贯彻“意见”的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课题研究的又一理论基础。心理学家也指出,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工作应以人为本,探究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极大地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优势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