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12月20日至21日,桃源一中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20日上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辉,副校长冯国华,学生科科长周金满,教务科副科长魏超贵,学生科副科长张新宇出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冯国华强调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并要求全体学生注意安全、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互帮互助。
2417班敬子芃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承诺将会严格要求自身,在实践过程中用心感受、领悟、成长。
黄辉表示,此次活动是我校历史上规模最大、行程最远的一次实践活动,是对高一年级各班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评比,也是对高一年级数月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他希望桃一学子展现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文明礼仪修养。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开班仪式在毛泽东铜像广场举行。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全体学生满腔的爱国热情。“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高一年级全体师生神情恭敬,誓言铿锵有力。
师生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给毛泽东同志铜像献花
师生在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合影
20日晚,师生前往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报告厅聆听思政大课。主讲老师结合史料和视频,详细介绍了毛泽东同志走出乡关、辗转求学的经历。学生们穿越时空,与伟人对话,积极分享读书学习心得,畅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到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重要性,感悟到了一代伟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学生聆听《恰是风华正茂》思政大课
《恰是风华正茂》思政大课问答环节
21日上午,师生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纪念馆、图书馆。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学生们从一桌一椅、一灯一床中窥见了他思考、学习、生活的模样;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学生们了解到了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纪录片《永远的怀念》,学生们回顾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道路,表达了崇敬与怀念;在毛泽东同志图书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几个词赫然在目。学生们沉浸在一代伟人的风采之中,领略到了他严于律己的精神。
学生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
学生参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学生参观毛泽东同志图书馆
图/伍芳兰 文/张池 胡潇潇
一审:魏超贵
二审:冯国华
三审:刘宏清